社群网站推特(Twitter)的执行长兼共同创办人杰克·多西(Jack Dorsey )于2021 年初将他在推特的「第一条推文」制成NFT,并在市场中一路转手与推高价格,最后由伊朗的加密货币企业家席纳・埃斯塔维(Sina Estavi)以折合290 万美金的天价买下。

一年过去,埃斯塔维决定在今年4 月初宣布以折合4800 万美元的价格,售出他的这项NFT 搜藏,并承诺将50% 的收入用于公益,然而据OpenSea 的资料显示,这个NFT 仅有21 次出价,报价约落在6 美元到6232 美元之间。埃斯塔维的拍卖黯然收场,只好继续持有这项搜藏。

天价买下的NFT,价值可能一夕崩跌?

NFT 的一切交易都是在区块链上完成,而基于区块链的「去中心化特性」虽使市场公开透明,但就像是开放市场中没有监管单位一样,无论市场价格如何起伏,都不会有类似于「中央银行」的有力单位出手介入,这也是NFT 的价格波动会如此剧烈的主因。

除此之外, NFT 的价值往往是取决数个卖家之间,多次转手所哄抬出来的价格,只要买家对「商品」抱有仍期待,一项NFT 就可以在短时间内频繁交易,让价格跟着水涨船高;反之,当潜在的买家发现市场上的风潮过了、无话题可炒,NFT 就可能面临「有价无市」的窘境。

进入NFT 市场前要注意的5 个风险

除了前述的跌价风险外,由于NFT 市场目前仍处在快速发展与相关规范不尽完备的情况下;《富比士》专栏作家纳敏・贾许(Naveen Joshi)提出了几项风险,供投资者注意:

1.发财不易,成交价格可能是自己哄抬

NFT 的价格完全取决于市场需求,无论是发行方或是后续持有者,都可以利用多个帐户之间多次转手来抬高售价,举例来说:持有者在A 帐户以100 美元购入的NFT,再以500 美元卖给自己的B 帐户,轻松就可让自己持有的NFT 售价哄抬5 倍。

2.NFT 可轻易打造,以致假货泛滥

作为现今最大NFT 交易商的OpenSea 曾在推特公开表示,在平台上有逾8 成的NFT 属于仿冒或抄袭。尽管平台方有尝试投入资源「打假」,仍难以杜绝「冒牌货」的出现。买家在购买前,务必要仔细辨认发行商与所售NFT 的真伪。

3.发行商随时有可能倒闭

各行各业都想抢下NFT 市场大饼,「跟风」的NFT 发行方若只是营造噱头,在一段时间后就宣告撤出、面临倒闭等。买家从它们手上购入NFT 不仅跌价,更可能发生所有权纠纷。

4.高波动与低流动性

NFT市场的价格波动十分快速且剧烈,几分钟前购入的NFT 可能翻倍卖出,但也可能遭遇价格砍半。同时,除非找到买家购买,否则NFT 的持有人无法将NFT 直接卖给市场,如同文章前述,即使是天价购入的NFT,若没有买家接手,也只是有价无市。

5.未有完整法律规范

不同国家对于NFT 的规范不一,即使是美国也还在试图跟上这阵风潮,以制定出相关法规。美国财政部在今年初作出警告,NFT 作为高价艺术品的新兴交易市场,市场中藏有洗钱等非法活动的可能性也相当高。

至于国内相关法规制定,虽然金管会在去年7 月1 日就已颁布虚拟通货平台及交易业务事业防制洗钱及打击资恐办法,强制在国内提供加密资产交易服务的平台采用实名制,先就平台及交易业务事业进行监管,但NFT 未在纳管项目内。金融消费评议中心也曾对外表示,虚拟货币、NFT 皆为个人投资行为,不属于金融商品,无法纳入消费者保护的范畴。